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拨款开始建设,1992年通过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验收通过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发展的主导思想是:研究时空尺度变化时介观物理新现象及新规律,加强小空间、短时间尺度物理过程理论方法创新和测量手段的发展。注重学科交叉,推动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的研究手段和观念在生命科学、能源以及各种应用学科延伸。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力争做到既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贡献,又要在基础科学的发展上作出贡献。
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建设有明显介观物理研究特色、光学与凝聚态紧密结合的研究基地,深入开展介观物理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应用前沿问题的研究。结合介观物理研究前沿科学问题和所承担的国家重大计划和任务,形成了三个重大研究方向,分别为“介观光学与飞秒光物理”、“介观体系凝聚态物理与器件”和“介观物理交叉与重大应用”。
实验室现在拥有雄厚的创新人才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万人计划人才8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4人,青年长江学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
实验室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主持承担了20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牵头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实验室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及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教育部一等奖、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18全球30项光学重大进展,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英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会士等国际国内多项奖励和荣誉。
https://skl-ammp.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