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报告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告 -> 科学前沿报告会 -> 正文

《科学前沿报告会》第671期

发布日期:2025-10-28     点击量:
报告题目: 薄膜铌酸锂:从材料到非线性光学器件
报告专家: 薄方 教授,南开大学
报告地点: 物理学院中212教室
报告时间: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15:10-18:00
联 系 人: 胡小永(Tel: 62768705)
专家介绍: 薄方,南开大学教授、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双创人才”。2002年获南开大学理学与经济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薄膜铌酸锂集成光学芯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在Phys. Rev. Let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2项获得转化。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曾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担任 Photon. Res.、Chin. Opt. Lett.等期刊编委。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铌酸锂晶体在非线性频率转换和电光调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薄膜铌酸锂微纳光学器件不仅继承了铌酸锂体材料优异的非线性光学特性,还结合了微纳结构对光场显著的局域与增强能力,成为实现低泵浦功率、高效率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激光波长拓展以及量子光源制备的理想平台。本报告将介绍课题组近期在薄膜铌酸锂制备、非线性光学效应,以及微纳光学器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稀土离子掺杂的薄膜铌酸锂晶圆的制备、有源与无源单元单片集成的薄膜铌酸锂晶圆的制备、X切薄膜铌酸锂微腔中的自然相位匹配效应、低损耗光波导与高品质因子微腔等集成光学器件的制备、基于稀土掺杂薄膜铌酸锂的微腔激光器和光波导放大器、薄膜铌酸锂光波导微腔中的高效率非线性频率转换,如转换效率达61%的倍频光输出和高效率的级联三次谐波产生。此外,也将介绍我们薄膜铌酸锂光学芯片批量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北京大学物理大楼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67890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所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