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报告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告 -> 科学前沿报告会 -> 正文

《科学前沿报告会》第662期

发布日期:2025-09-18     点击量:
报告题目: 金属纳米结构在光学技术中的应用
报告专家: 吴晓飞,德国莱布尼茨光子技术研究所(Leibniz-IPHT)资深科学家
报告地点: 物理学院中215教室
报告时间: 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0:00
联 系 人: 刘运全(Tel: 62768852)
专家介绍: 吴晓飞,德国莱布尼茨光子技术研究所(Leibniz-IPHT)资深科学家,研究领域为纳米光学。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任职前曾在维尔茨堡大学、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和拜罗伊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及其在各种光学技术(显微、光谱、发光、传感、光操控、光子线路等)中的应用,以及微纳米结构先进制备等。(ORCiD:0000-0002-4594-1678)

纳米光学领域的主要内容为利用人工纳米结构去控制与增强光与物质在纳米尺度的相互作用并进行相关现象的科学研究,以及如何提高光学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乃至调节远场传播光束的性质等应用研究。其中的一个分支领域是利用金属纳米结构对光在纳米尺度进行调控,进而实现在各种光学技术中的应用,即所谓的等离激元学(Plasmonics),其基本原理是金属表面电荷与光的相互作用产生表面等离激元,使得光被约束在金属表面,从而可以产生增强以及导引的现象。等离激元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许多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先进技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报告中,我将介绍本人在等离激元学领域所做的部分研究包括光驱动微米无人机和金属纳米结构的先进制备技术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北京大学物理大楼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67890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所

  • 微博

  • 微信